找到相关内容752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圣严法师答:禅宗就是禅定吗

    大乘,小乘是以解脱生死为目的,大乘是以艺术化的生活为目的,比如中国的禅宗,以为担柴挑水都是,契饭睡觉也是定,是重于精神的宁静不动,而不执著肉体的枯坐守寂。   再说,与定,乃是梵语(... 圣严法师答:不。禅宗和禅定是有分别的,因为,禅宗固然主张参禅习定,凡是禅定,却未必就是佛教的禅宗。   禅宗一名,是在中国创立的,当佛陀的时代,并没有禅宗一名,而只有的工夫和的内容。佛教的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教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364011612.html
  • 终南茶道

    ,把无比的虔诚溶入一盏清茶,是对佛的供养,也是对我们每个人心中自性佛的供养。   茶   灵山会上,世尊捻花,迦叶微笑,这样便开启的大门。后来达摩祖师来少林寺面壁九年,传禅宗心法于二祖慧可,的智慧之花便开遍中华大地。梵语叫dhya^na,又作。意译作静虑(止他想,系念专注一境,正审思虑)、思惟修习、寂静审虑之意。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,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.茶的本性就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5342049.html
  • 为什么感受?什么是感受?

    无色界)的梵天不能练内观的原因,也解释了佛陀不能传法(Dhamma)给他过去在无色界(第七、第八)老师的理由。在第五到第八那时,心已脱离了身,因此没有感受的经验。所以,这些梵天缺少了色身,不能体验身体感受。要他们去练习觉知感受是不可能的,他们也踏不上解脱之道。 值得注意的是,在修习禅定时,喜和忧在第三消失,但是乐受与苦受要到第四才消失。Adukkhamasukhaa vedanaa(...

    葛印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5043157.html
  • 自然科学、哲学、佛教:在认知方式上的统一

    “表象”),也是佛教认知行为坚持的原则。这一认识论上的观点,佛教和世俗的理性观点是一致的。“谛”可以说就是佛教的正确观。  再看“”。亦称,意思是“思维修” ,就是心专注一境,“进行思虑以获得正理”。就是一种理性思维加直觉思维的过程。佛教修行人欲以此得到对世界认知的“谛”、即正确理论的过程。不是仅“练静坐”,而是专心动脑子寻找理论的过程,和世俗的理论家差不多。  “止观”,又是一个和...

    宣昶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3046343.html
  • 终 南 茶 道

    给我们法身慧命,伴随一天的晨光,把无比的虔诚溶入一盏清茶,是对佛的供养,也是对我们每个人心中自性佛的供养。    茶   灵山会上,世尊捻花,迦叶微笑,这样便开启的大门。后来达摩祖师来少林寺面壁九年,传禅宗心法于二祖慧可,的智慧之花便开遍中华大地。梵语叫dhya^na,又作。意译作静虑(止他想,系念专注一境,正审思虑)、思惟修习、寂静审虑之意。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,极寂静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4750678.html
  • 禅宗的开创者--道信

    禅宗为了说明自己有根有源,而为自己建立的道统罢了。如果据此以为达摩是禅宗的创教者,就大错特错了。 ""即梵语""(Dhyana)的略称。意译为"功德丛林"、"思维修"等,它起源于古代印度人的瑜伽。瑜伽的含义是"结合",指调息静坐、瞑想入定的修行。瑜伽也就是使人与宇宙冥合的一种修行方法。为瑜伽八支之一,是印度各教派普遍采用的一种修行方式,其最终目的是获得一种纯净无我的乐趣、涅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5755811.html
  • 菩萨乘及六度

    无我的真理,能坚心信仰而不著相。  11、精进:即向上努力,志坚不退。  12、断精进:是勤断一切恶。  13、修精进:是勤修一切善。  14、求化精进:是努力上求佛果,下化众生。15、禅定:梵语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4860692.html
  • 净土新视窗

    拔苦难的一切众生,建立理想的清净国土而言,广大的、正常的菩萨道是成就净土所必不可少的清净之行。如何是菩萨净佛国之行?《大品般若经》卷二说:“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不著一切法。便增益檀波罗蜜、尸罗波罗蜜、羼提波罗蜜、毗梨波罗蜜、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,入菩萨位。得阿惟越致地,具足菩萨神通,游一佛国至一佛国。成就众生,恭敬、尊重、赞叹诸佛。(此等)为净佛国土,为见诸佛供养”。因此,菩萨净行的内容是六...

    心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4862952.html
  • 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总释名题

    顿悟,修证圣位,显是住持自性本定,入于如来妙庄严海,圆满菩提,蹄无所得。安定经文,问答相应,已尽正说全经,历收大定别目,故结经名,至七趣五魔,五阴妄想,自是经外余意,别详初心紧要,以戒慧助定而已。   首楞严者,大定之总名也。圆含妙奢摩他、三摩、三种别名,而成一定全体,迥不同于常途,工夫引起之定,亦不同于起心对境之定,此自性定耳。《涅槃经》佛自释首楞严为‘一切事究竟坚固’。而古德即明其为...

    圆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4674827.html
  • 、禅定、禅宗

      、禅定、禅宗   “”是“”的略语,梵文为Dhyana,巴利文为Jhana,英文译为Zen。自中国唐代以来,“”汉译意思有“静虑”、“思维修”、“弃恶”、“功德丛林”等。用现在的话...发现刻有瑜伽坐冥想的神像,说明早在印度河流域文明时代就已经有瑜伽的实践。后来瑜伽便成为婆罗门教、佛教、耆教等印度各种宗教徒修习的方法。   从“抑止心的作用”意义上说,“瑜伽”(Yaga)同“”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35577191.html